心理科普 /Psychology
「出轨,为什么会上瘾?」看完这个真实案例,你就懂了
来源: | 作者:杨雪岭 | 发布时间: 2020-06-13 | 328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出轨,只有0次和无数次之分!

本文作者为心邻医疗心理治疗师杨雪岭。文章首发于腾讯医典,文中主角已化名。



当她走进心理咨询室,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:长得很漂亮。相信走在大街上,不仅男人会多看她几眼,连女人的注意力也会被她吸引。

如果不是听她亲口讲述,我会以为,这样的故事只会发生在影视剧或“知音体”文章中,而很难想象会发生在一个真实的人身上,而这个人就在我的眼前。

“我知道他很渣,但我离不开他”

赵丽雅(化名)今年28岁,从一所985院校毕业后,去了广州一家职业技术学校任教。她的老公是一名医生,家里有一个两岁的女儿。怎么看,这都是一个标准的和谐家庭。

小赵前来求助的原因,是和师兄持续了一年多的地下情,让她处于一种很痛苦的状态。

小赵和师兄在上学时就有接触。那时的师兄是学校的风云人物,还有女朋友,因此,尽管小赵爱慕师兄,但并没有实质性的关系。

毕业之后,两人暂时断了联系。可生完孩子后,一次偶然的机会,她又遇到了这位师兄。师兄也在广州工作,还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。随后,两人建立了联系,关系迅速升温。

图片来源于pexels.com

和大多数偷情故事的发展一样,没过多久,她的“地下情”就被老公发现了。为了孩子,老公说,只要她和师兄断绝关系,就可以继续经营这个小家。

小赵口头上答应了,但实际上她依然保持着这种不正当的关系。而且,原本抱着“玩玩而已”心态的师兄,在发现她投入真感情之后,对她的态度变得越来越糟糕,不仅言语恶劣,还经常拳脚相向,一度把她打得伤痕累累,摆明态度就是想甩掉她。

更不可思议的是,小赵发现,她在师兄那里连“小三”都算不上,充其量只是个“小四”。因为那个男人除了她,还有另一个情人。

即便已经知道师兄“渣”到这个程度,可小赵仍然离不开他,每次被打骂后,都主动寻求和解。偶尔一两次,师兄也会主动联系她,她也是招之即来,心情非常愉悦。

正所谓“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”,小赵老公又发现了两人的苟且关系,开始用恶毒的语言咒骂和侮辱她。她也自知理亏,不敢回应。而每次和师兄私会后,她都非常后悔,觉得对不起老公和孩子,内心十分痛苦。

图片来源于pexels.com

我问她:“你看中师兄什么呢?”

她说:“一开始是学生时代情感的延续,喜欢他的才华和能力。但现在,我也不知道,可能是性的吸引吧。”

小赵心里明白,师兄就是个人渣,知道自己应该和他一刀两断。但奇怪的是,她始终无法离开师兄。用她自己的话来说:“我是个贱到无以复加的女人。”
她自己也很困惑:“我到底是怎么了?”

离不开坏男人可能是一种“成瘾”

经过两次咨询,我基本判断,她是处于一种成瘾状态。



01
为什么说,这份“不伦之恋”是成瘾呢?

成瘾的概念很好理解,比如毒瘾、网瘾、烟瘾、酒瘾等,但做“小三”也会成瘾,可能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。

从心理学角度讲,成瘾有一个“4C模型”:强迫 (compulsion)使用,尽管知道继续(continue)使用的不良后果,但无法控制(control)使用,并且有心理或生理上渴求(craving)。这4个条件,她都符合。

从生理学角度解释成瘾,就要提到多巴胺这种物质。它是一种“神经递质”,神经系统利用它,在神经细胞之间发送信息。多巴胺在让人愉悦的这个过程中,扮演着重要角色[1]。

人去做或不做一件事,是由社会规范、人性善恶等来指引的。这个说法是正确的,但并不是根本。追究到最深层次的原因,大脑一些区域的兴奋,才是人类行为的根本驱动力。当我们做成一件事的时候,神经系统会快速释放多巴胺,让人产生愉悦和陶醉的体验,就好比一种奖赏,促使我们更有动力去做这件事。

多巴胺产生于大脑的一个特定区域,叫作“奖赏回路”[2]。

多巴胺在合成后,主要通过“中脑腹侧被盖区”和“黑质纹状体”这两条通路“播散”出去,这是大脑实现自我“奖赏”的重要过程(如下图)。


形象地解释一下:当你非常口渴并喝下一口冷饮的时候,如果对你的大脑进行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,就能从扫描图上看到,“奖赏回路”开始兴奋。简单说,这一口冷饮,引起了“奖赏回路”的神经细胞活动。

多巴胺在进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,它会促使你去做一切有益于基因延续的事情。它释放得越多,你就越想去做那件事。


02
对于人类,有什么事情最容易让大脑释放多巴胺呢?

是的,你猜对了,就是性行为

与师兄偷情时,多巴胺会快速释放,促使奖赏回路的神经细胞加速活动。随着这种刺激不断重复,会让这种感觉从“喜欢”变成“需要”,最后变成“依赖”。

这一过程中,大脑主要发生了如下变化[3]:
第 1 步:脱敏反应。多巴胺与多巴胺受体水平下降,导致成瘾者对快感的反应下降。比如对小赵来说,以前曾让她感到快乐的事情,比如做瑜伽、工作成绩、女儿的可爱、和老公的性生活等,现在都提不起兴趣。

第 2 步:敏化反应。重新编制的神经链接,使成瘾者的奖赏机制对某些成瘾物(也可能是人或行为)更加敏感,进而强化成瘾者对这些事物的依赖。比如,小赵对其他事情都提不起兴趣,只有跟师兄在一起,才能让她的多巴胺水平提高。

第 3 步:大脑前额叶功能退化。这个脑区的改变,会使成瘾者更冲动,自我控制和预知后果的能力减少。小赵和师兄偷情时很冲动,自控力极差,可过后又后悔。

总结来说,成瘾就是人们发现,某种物质(或行为)是他们所经历过的最爽的“奖励”。


03
性快感为何成了瘾?

有些人喝了一辈子酒,喝出了酒瘾,这个很容易理解。

但说起吸毒,有人不信邪,不相信“只要一沾毒,就一辈子离不开”,偏要去尝试,结果成了“瘾君子”。

表面看,这两种成瘾的差异很大,但科学家找到了其中的相同点。

图片来源于pexels.com

人体内有一种叫ΔFosB的蛋白质,是成瘾的总开关。我们姑且用“X蛋白”来指代它[4]。

X蛋白在进化上的功能,是驱使人类去不断索取和获得。它是人类对进食和交配放纵的根源,而“放纵机制”在原始社会是一种进化优势。


我们的祖先需要通过进食来增加体重,储存更多能量。


在交配季节,则需要抓住机会去繁衍。你不“放纵”,就被淘汰了。


可以说,生存和繁衍这两大任务,就是暴饮暴食和纵欲的根本原因。


虽然现在的环境变了,但大脑进化留下的机制没变,过度消费(食品或性)是原始大脑面临进化困境时留下来的自然反应。随着过度消费的增多,多巴胺触发X蛋白的积累,就会引发大脑的变化。


04
多少才算是过度?

所谓“过度消费”,并没有一个标准值。比如说,有的人一有机会就要喝上二两酒,但酒精成瘾的人毕竟只是少数。

但答案其实很简单:“只要导致X蛋白的积累和相应的大脑变化,就算是过度”。

显然,小赵的刺激量已经“过度”了,使得她的大脑产生了变化。

具体而言,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。
其一,我在咨询中了解到,小赵的家庭环境比较优越,父母本着“穷养儿,富养女”的原则把她养大,她想要什么都能得到。幼时缺乏“延迟满足”的经历,让她成年后的自控能力较弱。

其二,并不是所有事物都能带给我们相同的愉悦体验。尼古丁、大麻、海洛因、酒精等物质,以及赌博、沉迷网络等行为上瘾,各种情形使人上瘾的概率是不一样的。换句话说,不同物质对大脑的刺激程度不同。对于小赵来说,偷情所带来的性爱愉悦,刺激强度可能大于上述所有成瘾物质。当然,也不排除她的基因具有某些独特性。


“出轨成瘾”还有救吗?

从生理上来说,成瘾是长期暴露在高度“成瘾刺激源”后出现的情形。成瘾刺激源大都有两个特征:

1.接触后会增加再去进行类似行为的可能性,即正向增强性;

2.主观上认为此物质或行为令人愉悦,会想要再次去做,即内在奖励。

图片来源于pexels.com

首先,小赵要避开成瘾刺激源,也是避开师兄及一切有关他的信息。

其次,弱化已经敏化的成瘾通路,恢复正常的“奖赏回路”灵敏度,并加强自我控制的训练。从实际生活出发,就是恢复她对其他事物的兴趣,比如运动、购物、看着孩子健康成长、和朋友聚会等,要从这些“正常”活动中重新感受到愉悦。这一过程在开始时非常艰难,但一定要有计划地去执行。心理咨询师会帮助她慢慢改变。


此外,一些药物能抑制大脑中控制情绪的神经细胞,让一些事情不再带来快感。戒毒就是这个道理。但对于小赵的情况,药物治疗还有很多争议和不确定性,临床上一般不会使用。



参考文献:

[1]Chen, W., Nong, Z., Li, Y., Huang, J., Chen, C., & Huang, L. (2017). Role of dopamine signaling in drug addiction. Current Topics in Medicinal Chemistry, 17(21), 2440-2455.

[2]Wise, R A, & Rompre, P P. Brain dopamine and reward. (1989). 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, 40(1), 191-225.

[3]Hyman, S. E., Malenka, R. C., & Nestler, E. J. (2006). Neural mechanisms of addiction: the role of reward-related learning and memory. 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, 29(1), 565-598.

[4]Eric J Nestler. (2005). The neurobiology of cocaine addiction. Sci Pract Perspect, 3(1), 4-10.